  伊犁簡介: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北邊陲,成立于1954年,轄塔城、阿勒泰兩個地區和10個直屬縣市,是全國唯一的既轄地區、又轄縣市的自治州。西部緊鄰歐亞國家哈薩克斯坦,這里有中國陸路最大的通商口岸(霍爾果斯口岸)。全州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,因雨量較充沛被稱為中亞濕島或塞外江南。人口500多萬人,有哈薩克、漢、維吾爾、回、蒙古、錫伯等47個民族成份,其中哈薩克族占25.5%,漢族占45.2%,維吾爾族占15.9%,回族占8.3%,蒙古族占1.69%,錫伯族占0.83%。
中文名稱: |
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|
面積: |
26.91萬平方公里 |
外文名稱: |
Ili Kazak Autonomous
Prefecture |
人口: |
500余萬 |
別名: |
伊犁 |
氣候條件: |
溫帶大陸性氣候、高山氣候 |
行政區類別: |
自治州 |
著名景點: |
伊犁將軍府、那拉提、漢家公主紀念館等 |
所屬地區: |
中國西北 |
機?。?/SPAN> |
伊寧機場、那拉提機場等 |
下轄地區: |
伊寧縣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。 |
火車站: |
伊寧火車站 |
政府駐地: |
伊寧市 |
車牌代碼: |
新F |
電話區號: |
0999 |
主要民族: |
哈薩克族、維吾爾族、漢族等 |
郵政區碼: |
835000 |
降水量: |
平原約400-500mm,山地1000mm |
地理位置: |
中國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處 |
|
|
州情概覽
基本信息:
伊犁哈薩克自治州,地處祖國西北邊陲,氣候宜人,是中國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,降水量較為豐富。
自治州境內駐有普通高等院校伊犁師范學院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四、七、八、九、十師和新疆礦冶局、天西林業局、阿山林業局、新疆卷煙廠、阿希金礦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區直屬單位。伊犁被譽為“塞外江南”、“中亞濕島”,“花城”伊寧市是伊犁州的首府。
州人民政府住所地:伊寧市斯大林街60號,郵政編碼:835000,電話區號:0999 。
自治州總面積26.91萬平方公里,人口500萬人。其中伊犁州直屬縣(市)面積5.65萬平方公里,人口281.5萬,少數民族人口占61.3%。
自然資源
伊犁幅員遼闊,資源充裕,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。水土光熱資源豐富。全州地表水年徑流量占全疆的41%,水能蘊藏量占全疆的37%。有天然草場3億多畝,可耕地3000萬畝,已開墾1350萬畝。伊犁河、額爾齊斯河流
域水土開發具有巨大潛力??蟛試粗擲嗥肴?。目前已發現的礦種多達九類86種,其中28種具有工業儲量,煤、金、銅、鐵等的儲量在新疆占有重要份額,現有新疆最大的金礦--阿希金礦、全國規模最大的銅礦--阿舍勒銅礦,具備建成我國西北重要礦產基地的條件。生物資源十分珍貴。森林面積88萬公頃,活立木總蓄積量1.6億立方米,占全疆的74%;保存著60多種珍稀動物,700多種植物,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樣性天然基因庫,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。旅游資源獨特。地理、水體、生物景觀和文物古跡、民俗風情、休閑健身等六大旅游資源類型一應俱全。有美麗的草原風光,濃郁的民俗風情,獨特的草原文化,悠久的歷史古跡,是中國西部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。全州有規模的景區(點)27個,達到國家質量等級旅游區(點)9處。地緣優勢突出。全州邊境線長2000多公里,與哈薩克斯坦、俄羅斯、蒙古等國接壤,沿邊有霍爾果斯、巴克圖、吉木乃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,其中霍爾果斯口岸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公路口岸,霍爾果斯、巴克圖口岸所依托的伊寧市和塔城市是沿邊開放城市,并設有邊境經濟合作區。奎屯市設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我國鐵路最西部的貨運編組站。霍城縣設有省級清水河經濟技術開發區。
經濟發展
2005年,伊犁州圍繞建設“工業富州、牧業大州、旅游名州、外貿強州”的目標,緊緊抓住“大水利、大交通、大口岸、大能源、大石化”建設機遇,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,加快經濟結構調整,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積極發展特色經濟,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。2005年全州生產總值完成374.5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4%。其中一產114億元,增長5.5%;二產130.8億元,增長24.2%;三產129.7億元,增長10.8%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2.07億元,增長25.6%。州直生產總值完成165.16億元,同比增長14.2%,其中:一產43.45億元,增長6%,二產61.43億元,增長23.3%,三產60.28億元,增長12%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.5億元,增長26.19%。州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9.63億美元,同比增長116.5%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.64億元,同比增長37.53%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195元,比上年增長270元。
旅游資源
“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,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”。伊犁州地處祖國西北邊陲、新疆西部,西面與哈薩克斯坦接壤,邊境線長2000多公里。
伊犁歷史上是古絲路北道要沖,今天是向西開放的門戶,素有"塞外江南"、"瓜果之鄉"的美稱。它以占新疆3.4%的土地,養育了全疆近12%的人口、在新疆乃至整個西北的地位十分重要。伊犁沃野千里,草原遼闊,森林茂密,全部面積的87%是農牧林宜用地,草地、森林的植被覆蓋率達67.7%。伊犁是邊塞旅游勝地,悠久的歷史文化,雄偉的天山、遼闊的草原、茂密的森林,幽深的溪谷,碧藍的湖泊,每年都吸引著數萬中外客人,陳運和詩贊“‘伊橋落日’的美不勝收 ‘塞外江南’的鮮果香甜”。這里有著著名的鞏乃斯草原、唐布拉草原、那拉提草原、昭蘇草原;青銅時代的烏孫土墩墓葬群、西遼西域名城阿拉力馬力遺址,唐代弓月城遺址。。。。 |